第(3/3)页 雾气停止收缩,那个女鬼的身影再度出现在雾气之中。 李侦说道:“我要去延宕山一趟,需要你们为我提供一份详细的地图。” 过了一会儿之后,女鬼才说道:“请阁下稍等片刻。” 雾气迅速消散,那个女鬼也不见了踪影。 李侦低头看向那个系着红色细绳的臂骨,随后看向旁边的小鬼。 “你回去见李向文,我有事情要交代他。” 小鬼应声消失在原地。 今天是阴天,这里的阴气又很重,小鬼的活动不会受到影响。 只有汇合多方面的消息才能对事情得出最为准确的判断。 事情涉及到了长山,自然要让李向文去打听那个吴启元以及婺女的事迹。 等小鬼走后,李侦拉开衣服,看向自己的左侧的胸口。 几道紫色的伤痕出现在了他的胸口上,传出一阵又一阵的痛感。 李侦的躯体能够感受到的痛觉越来越弱,但这是元神上所受的伤,与躯体无关。 不过这伤不重,休息几天就能自行愈合。 除了这些紫痕之外,他身上的皮肤又变得更为干枯了一些,这是受刚才使用巫术的影响。 青面鬼、吴启元、婺女、延宕山、尸解…… 李侦放下衣服,看向了婺水。 他已经开始接触这个世界最为神秘的一面。 起身。 李侦走到那本县志的旁边。 拿起县志,他随手翻开一页,就在里面做好标记的一页里面看到了有关婺女娘娘的记载。 李侦认真地把其中地内容看了一遍。 那是四百多年的事情。 据记载,那位婺女娘娘俗名为谢飞兰,曾在渡婺水时差点被溺死,侥幸被人所救,还习得了一身不俗的术法。 其人常年活跃于婺水两岸,清除过不少危害民间的鬼物,被朝廷册封为婺水娘娘,享受朝廷的香火供奉。 李侦把书中所有做了标记的地方都看了一遍,发现这里的记述和他在说中的通道中看到的壁画完全一样。 合上书,李侦若有所思地看向婺水。 无论是这里的记述,还是下面通道的壁刻,都没有说明婺女为什么会在婺水之下布置那么一个仪式。 李侦把县志收好。 县志所记载的肯定是事情的表面的部分,至于更深层的事情都不会记载,是别人想让他看到的东西,可信度有限。 比如,那个初代婺女娘娘是从什么人的身上学来的术法? 再比如,她为什么能够得到朝廷的册封,可以享用香火? 按照书上的记载,她是有不少功绩,但是想要得到朝廷的册封似乎还不够。 要是册封的标准就是这个功绩,那么全国各地不知道有多少符合册封标准的人物,那么那些人为什么没有得到册封? 按照这县志上的记载,在活着的时候,婺女的术法就已经相当不俗,在某些地方被当做是仙人看待。 四百多年过去,这个十八代婺女虽然强,但也没有强到需要进行四百年布置才能达到的程度。 难道过去了四百多年,传到这个十八代的时候,只是把这个十八代转变成了鬼物? 那她和那个青面鬼有什么区别? 此外,婺女之间是怎么传承的? 为什么每一代的相貌都那么相似? 更为重要的事是,要是婺女真的像这县志记载得那么正气凛然,怎么会让一个婢女去看着那只青面鬼吃血食? 那青面鬼显然没有把这个婺女当做敌人看待。 李侦知道,这里面肯定还有诸多隐秘。 也许,他看到的只是表面,根本没有试探出这个婺女的深浅。 李侦的脑海中出现了自己看到的洞天容纳大殿的惊人景象…… 提着灯笼的女鬼回到了棺材前,恭敬地棺材前上了三炷香。 棺材内传出了晦涩的声音:“制作……一份地图交给他,不要保留。” 女鬼担忧道:“娘娘,您没事吧?” “我会沉眠……一段……时间……” “我们真的再也不上岸吗?那……” “他的……元神和肉身都有问题……血腥、邪恶……不杀人他无法修行,绝路……走不通……他……走不了多远……” 女鬼松了口气:“这人太吓人了,娘娘那么说我就放心了,不过这人真的和吴启元有关系吗?” “不知。” “要是没有关系,世上怎么会突然诞生一个那么恐怖的邪道人物?” 棺材内没有传出声音。 女鬼又问道:“娘娘,这人去延宕山会闹出什么乱子吗?” 棺材内的人还是没有回答。 女鬼试探着唤了几声“娘娘”。 没有得到回应之后,她叹了口气,去找来纸笔,迅速地绘出了一个路线图。 画好后,她在路线图上做了一些标注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