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八十五章 治黄-《辛亥军阀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比如有些人主张不能单纯的向着束水冲沙,而应该主动的将黄河的泥沙引入黄淮海平原区,这可都是最好的肥料,能够改善整个黄河流域的土壤盐碱化问题,不能眼看着宝贵的黄河水白白流掉!

    不过站的角度不同,乔宇的看法也不相同,有些方法在理论上是十分不错的,但是实施起来会十分麻烦,比如黄土高原恢复植被的问题,人口数量在那里摆着,总要让这些人能够吃饭,尽管开垦土地得不偿失,但是没有了粮食,人可是一庶都撑不下去,下游的治理也是如此。

    其实整个黄河流域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洪地区,如果能够利用好,绝对会成为中国重要的粮仓,而不是像现在一样被水旱盐碱折磨着!

    但是要想让黄河的泥沙能够泽被沿岸,要建造大量的水利工程,进行庞大的移民工作,起来容易,办起来困难多了,罗长椅的这个思路的确不错,东三省加上外东北这块沃土之上安置一个亿的人口也没有问题,这部分人口大部分从中原地区输送,能够让中原地区的人。减少三分之二以上!

    如此一来可以放开手脚治理黄河,在上游大肆植树造林,保持水土,还能够解决一些人口的业问题,而下游也可以大建水利工程,用黄河的泥沙将整个黄淮海平原变得肥沃起来,而人口减少之后,在这块平原之上,必定会出现大规模的机械化耕和的农场,正好又和自己土改的计刮相互配合,完美的结合了一起!

    “罗先生一语点醒梦中人啊,我回běi jīng之后,专门成立一个治黄工作组,同移民局紧密配合起来,把老百姓从中原地区移走,同时将黄河彻底治理好,使得中华儿女再不被黄河问题困扰啊!”

    “总理,想法虽然好,但是要彻底治理黄河,我看至少要二十年的时间,而且投资也要在二百亿以上,zhèng fǔ的财政恐怕很难承受啊!””黄河已经肆虐了上千年,二十年能够取得成效已经很不错了,至于投资么,我们不能光看投入,还要看产出,只要黄淮海平原治理好了,每年能够增加的粮食无法用金钱衡量,不过想要完成这么浩大的工程必须要有合适的人主持才行!”

    罗长祷一看乔宇看向了自己,顿时一阵苦笑“,总理,我是有心在管这个注定名垂千古的事业,不过我对于治理水利真的不懂,也不敢随便夸口,我给您推荐一个人吧,此人叫武同举,是著名的水利专家,在民国建立的时候当过江苏水利署的主任,我看此人的才能足以承担此项重任!”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